在很多人心目中交响音乐作为高雅艺术的代表备受崇敬,曲高和寡、难以接近。但是,交响音乐并非难以听懂。交响乐的乐器结构复杂,内涵丰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先学习“如何欣赏交响音乐”,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曲家的内心和这部作品的意义。6月7日,我校艺术学院教师谢丹在苏州图书馆的“苏州大讲坛”上,为苏州百姓开设了一场主题为“如何欣赏交响音乐”的公益讲座。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谢丹首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交响音乐,让现场听众对交响音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随后,她详细介绍了交响乐队的乐器与编制,通过精致的图片和丰富的音响资料让听众对交响乐队的乐器形制与音色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她还着重讲解了如何评价一场音乐会的水准高低、如何精准把握交响音乐的主题内容等。最后,她带着现场听众一起欣赏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并现场进行了深入互动与探讨……通过讲座,许多音乐爱好者对交响乐的概念和欣赏方式以及交响乐团、乐队、曲目、乐器有了进一步了解,受益匪浅。大家一致表示,音乐是离心灵最近的地方,今天终于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含义。
据悉,“苏州大讲坛”是苏州图书馆积极推动的公益性服务品牌项目之一,至今近20年,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关注。我院教师以此活动进一步延伸服务社会,也是在积极响应“苏职大发展四问”中的“如何把学校资源基础的潜在能量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现实优势?”这一问题,即充分利用艺术学院的美育资源条件,有效转化为贡献社会的产出效能,将艺术类的教科研工作融入苏州百姓喜闻乐见的公共艺术活动中。
任静报道
审稿:吴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