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艺术学院开展党建项目“领航计划”助教制师徒结项活动,对2018年3月师徒结对的3位青年教师一年多来的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分为了职业生涯阶段评述、教科研工作成效考评、课程环节交流展示等三个环节。
青年教师曾珠亚岚在教授刘燕和党总支副书记浦江的指导下,扎根群众文化,参与教学竞赛表演,与张家港文化馆合作表演的民乐合奏《烟雨江南》在第二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评奖活动中荣获表演艺术类音乐单元金奖;获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舞台艺术类作品终评音乐类第一;作品《炫动江南》参与申报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舞台类项目。2018年9月开始组建苏职大艺术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邀请刘燕担任室内乐团艺术总监。编排民乐合奏《江南春》参与2018年迎新晚会,并入围第二届苏州市文华奖终评,参与第二届苏州市文华奖·艺术展演季(舞台艺术类)决赛演出。2019年申报开云app官网入口下载研究性课程1项。
青年教师蒋艳俐在教授葛鸿志和党员教师王静娟的指导下,一是转换身份角色,认真做好辅导员工作,注重师生相处之道;二是积极参加教师培训,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培训,结合企业实践经历了解市场,关注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我;三是专注教学,通过周边城市的设计展和毕业展,关注教学前沿,市场需求,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先后完成录制微党课《胜利的号角》,录制文创助残课程《中药饰品制作》、《米珠的饰品制作》和《衍纸工艺品制作》等;四是提升科研能力,探索绘画与设计融合的更多可能,结合实际教学锻炼科研能力,多幅专业作品入选省市级展演,并在参赛中获得佳绩。
青年教师沈罗兰在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洁玉和党支部书记朱洁的指导下,一是在教学上,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跨界合作完成校教改项目(研究性课程)1项;带领学生申报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1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学校二等奖,并晋级省赛;加入苏州工艺美术协会和苏州美术家协会。二是在科研上,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1项,校级课题立项1项,横向课题结题1项;获得行业亚太奖1项,省设计协会奖1项,实用新型2项;参与学校吴文化廉洁馆设计项目;邀请国外优秀设计师来校讲学,积极参加国内本科类艺术院校的互访交流;成为学校石湖智库特聘研究员和太湖智库创业导师。
在结项交流座谈中,指导教师们对3位青年教师的工作成效给予一致肯定,并共同认为:大学肩负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文化传承等功能,而这些功能恰恰需要学科、学术和教学的“代际”关系来实现。艺术创作上风格流派的形成,与传统制造业师徒相承道理是一样的,需要师傅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如此循环,将相关学术思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法一代一代传承、创新和发展起来。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除了自己的悟性外,同样需要师傅的指点,同样需要若干年时间的磨砺。他们希望青年教师们能够转变并适应教师的身份,时时刻刻用老师身份约束自己,提高思想觉悟与师德修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
学院党总支书记吴隽指出,“领航计划”作为一个党建项目旨在抓质量优结构,必须深耕于学院的教科研工作土壤,强化师德师风的“第一粒扣子”,抓好教科研工作传帮带的“薪火相承”。希望青年教师们能够踏实地“做”,认真地“思”,对职业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认真完成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任静报道
审稿:吴隽